2009-08-27

[PS] 最速傳說(I) 變數與自動功能的使用


又是個不知何所云的標題...今天要為大家介紹Photoshop這個暗黑秘技 -「變數」。目前這一系列的中文教學還沒看過有人分享,有看到的麻煩跟我講一下嘿,我來好好觀摩。


其實阿兜筆有很多很低調又方便的功能,他們的存在一定有其意義的,我也是秉持著這個理念想要了解阿兜筆背後設計這項功能的用意,才會挖一些很少人在用的東西來玩,OK進入主題:


當我們有一系列背景相同,只是主題或文字不同,以下圖為例,傳統作法是設定一個黑色背景圖,將五台腳踏車、五個LOGO和五個文字打好放好,把要存檔的圖層顯示其餘隱藏,如此重複五次,再將一個一個慢慢另存新檔才會有這五張圖。但出門在外總不是每天過年,哪天遇到要一次處理上百張這種圖片(例如網拍圖片)可能又要買便當帶枕頭到公司了...或是想將某天出遊的照片弄成一個特輯,讓每張照片都擁有固定的版型/邊框/文字,以下就要注意看了,快去拿眼鏡吧!


 


這裡要說明一下,「變數」功能在處理數量龐大且有規律性時最能發揮他的作用,本例僅用5張圖做示範是方便說明,不見得會比傳統方法還快,如果是50張的話一定會快上很多,而且又省空間(什麼!一張1M的psd檔可以轉存出50張不同的psd檔,而它只有四個圖層!?答案在最底下)





 


▼Fig1. 目標:在五分鐘內把這五張圖搞出來



 ▼Fig1-1. 傳統作法


 





▼Fig2. 事先準備好的去背圖檔,第一排為LOGO,第二排為Picture,第三排的psd檔為背景圖。注意:把LOGO的寬高設為一致,Picture的寬度設為一致,這樣比較不會有尺寸不一的問題



 





▼Fig3.打開background.psd,將pic_D-C1.png和logo_D-C1.png置入,並輸入文字「D-C1 白紅款」,設定段落為「置中對齊」這個步驟類似「連結」的概念,也可以說是設定「版型」,當版型設定好後,就可以用「連結」去取代版型中的特定物件,此例我們會變動的就是Picture、LOGO和TEXT這三個圖層。









▼Fig4. 將文字圖層置中對齊畫板。點選TEXT圖層,按住shift再點Background圖層,照畫面選取水平居中對齊









▼Fig5. 重頭戲來囉,呼叫出變數!「影像>變數>定義」。「定義」是決定哪些東西要變動,「資料集」是把那些要變動的東西加在一起的結果(也就是最後你要的影像)資料集這名字取的有點令人摸不著頭緒...阿都比說得算









▼Fig6. 「可見度」指是否顯示圖層;「像素取代」指是否替換圖層,底下名稱可以自己設定;LOGO變動圖層選擇「對齊」是為了對齊上方參考線(見Fig3.),以「填滿」方式呈現原本尺寸(因為LOGO圖為去背檔,雖然像素尺寸都一樣,但置入的時候PS會以有顏色的部份作為有效像素去處理,所以選擇填滿讓高度可以一致,這有點難體會...);依此類推設定Picture變動圖層;「文字取代」打勾可以讓文字變動。



 


 





▼Fig7. 設定「資料集」。把剛剛「定義」的東西拿過來設定變動條件,目標是五張圖,所以要設五個資料集,每個資料集的預視畫面就是之後輸出的圖。按下垃圾桶旁邊那個新增小按鍵>命名資料集>點選「變動的自行車」圖層>選取檔案>選pic_D-KNIGHT.png按確定(注意:欲取代的圖片檔名不可包含空白,否則無法取代檔案)









▼Fig8. 承上圖,「變動的LOGO」圖層選logo_D-KNIGHT.png去取代;「變動的文字」圖層把「D-C1白紅款」的數值改為「D-KNIGHT 白銀款」。講一堆好像很複雜,上面這些步驟其實就是「取代連結」的意思啦









▼Fig9. 五台車都設定好的樣子,按下「預視」即可看到輸出的畫面,看樣子很OK。也可以在「影像>套用資料集」裡預視剛剛設定的資料集,選擇「套用」會將現在的模版取代掉。









▼Fig10. 轉存剛剛設定的那些數值為PSD檔:「檔案>轉存>資料集作為檔案」









▼Fig11. 很遺憾的,只能轉存成PSD檔(為了讓你能夠事後微調各圖層的內容),下面可以選擇儲存位置和命名方式,按下確定後就大功告成









▼Fig12. 馬上跑出五張PSD檔,但我們要的是JPG啊...這時候就要呼叫「動作」面板了



 






▼Fig13. A:新增動作組合 B:新增動作 C:錄製動作 D:停止錄製。先丟第一張圖MTB_1.psd進來,先新增組合再新增動作,按下錄製鍵後,另存新檔為JPEG再關閉,按下停止錄製。









▼Fig14. 「檔案>自動>批次處理」









▼Fig15. 選擇剛剛的組合和動作,選擇要儲存的資料夾位置後按下確定



 


▼Fig16. 五張JPG馬上跑出來囉,檔名可搭配上一篇教學中的ACDseeAnt Renamer去批次修改



很複雜吧!?當要處理的檔案一多時,「變數」是個相當方便的工具,而且他是利用「取代連結」的方式去呼叫出檔案,不必將一堆圖檔丟到裡面開開關關,所以檔案大小只有四張圖層的容量,如果有更好更快的方法歡迎提供!


提供原始檔練習:點我下載

2009-08-25

[PS] 指令碼的世界(I) 快速另存個別圖層

HI~好久不見喇,這次要來介紹Photoshop一些鮮為人知卻很方便的地帶 - 指令碼



別看到指令碼三個字就以為要懂程式設計才會用,其實沒有喇,他只是一種用JavaScript寫的「自動批次處理」檔,跟你在動作面版裡,錄好動作再播放的意思是一樣的,只要按一兩下他就會自動幫你做好所有事。



只不過指令碼有更多「動作」辦不到的地方。如果夠強的話也可以寫一套屬於自己的指令碼,國外網站可以找到一些別人寫好的指令碼.jsx檔,有興趣可以去找看看。



製作網頁商品圖的時候,常常會用到相同的背景圖,只是換上不同的商品和文字,這時候要關掉第一個打開第二個,另存,關掉第二個打開第三個,另存......一個個另存新檔實在很花時間,如果有1000個商品那你準備買便當帶棉被枕頭到公司過夜喇!所以「佛心」來的「佛陀夏ㄆ」提供了這方便的功能,讓設計師們可以不用在公司裡過夜,let's check it out!




▼Fig1.當你有這些圖要上架時,用傳統的方法需要另存34次,雖然不多但還是很煩人











▼Fig2.看到這一條圖層眼睛都花了@@還得開一個關一個慢慢另存...別忘了三師兄一秒鐘的價錢啊












▼Fig3.這張圖可以幫你省下不少時間,打開「檔案/指令碼/將圖層轉存成檔案」。顧名思義,他會幫你圖層面版裡的所有圖層個別另存新檔,如果你有100個圖層就會有100個檔案(資料夾不算圖層)。
















▼Fig4.

a. 按下瀏覽選擇你要儲存的「目的地」資料夾

b.「檔案名稱和字首」可讓PS做很陽春的批次命名(稍後再介紹如何批次命名)

c.「僅限可見圖層」打勾的話,只有圖層前面有眼睛的圖層會儲存,不打勾的話全部都會存

d.「檔案類型」可將另存成BMP、JPEG、PDF、PSD、Targa、TIFF、PNG-8、PNG-24

   下面有壓縮品質可調整

  

關於b點,預設命名方式為「xxxx_0000_yyyy.***」,如有三個圖層名稱分別為layer1,laye2,layer3,檔案名稱字首填test,檔案類型選JPEG,則三個檔案分別為:test_0000_layer1.jpg、test_0001_layer2.jpg、test_0002_layer3.jpg。
















▼Fig5.咻一下20秒就存好囉,但檔名似乎不具任何意義,需要好好修改一下。
















▼Fig6.以ACDSee開啟任一張剛剛儲存的圖,點選Photo Manager選項,或直接按下Enter進入相片管理視窗















▼Fig7.全選要更名的檔案,按右鍵「重新命名」,或點選上方「Batch Rename」批次重新命名選項
















▼Fig8.「Start at」為開始號碼、「Template」為命名規則,###為變動流水號碼,可以在File name case處選擇升冪降冪或是其他排序方式,確定後按下Start Rename就功德圓滿啦!ACDSee也提供取代命名(Search and Replace)功能,留給各位去嘗試囉















▼Fig9.如果沒有ACDSee,Ant Renamer也是個不錯的批次命名軟體,該有的都有,小巧好用繁中又免費!

這裡有Ant Renamer的介紹和下載,enjoy it!







2009-08-08

[Foto] 解決攝影物體變形問題


有些商品我們可能會想將他的「正面」或是某一面精準的呈現出來,而不想看到其他面,像這樣。這麼做可以提昇商品本身的專業感,也能讓觀眾視覺變得更單純地focus在你想表達的面上,不受其他面的安擾。

下面兩張圖,先不論右邊那張沒有去背和座墊比較高之外,乍看之下好像都差不多,其實「同款卻不同師父」,我們來看第二張


Fig1.




Fig2. 下面五個地方有看出什麼不同嗎?





Fig3. zoom一下看個仔細。是滴,左圖白色背景那台車在上述圈出來的五個地方都不是精準的「正面照」,露出後面的馬腳,雖說整體看來起沒啥不妥,但感覺還是少了那麼一點專業(當初拍的時候怎麼沒想到阿Orz),那那...要怎麼拍出完美的正面照啊...有啥特殊鏡頭校正器材嗎?其實不用啦





我們都知道影響影像變形的原因有:鏡頭本身抑制變形的能力、廣角端容易變形、與被攝物體的距離,所以只要同時解決這三者,基本上就可以拍出未變形的「視圖」。以下就以拍攝自行車為例做說明:

1. 變形抑制能力我們無法控制,但基本上只要別買到標榜「本機鏡頭會嚴重變形」的相機都沒問題,也沒廠商會自打嘴巴吧XD,所以只剩廣角端與被攝物距離要解決。

2. 若使用單眼相機,請把焦段轉到50mm,這是一般肉眼的視角,或長一點到100mm也沒關係,但請勿低於50mm,因為越靠近廣角端,影像變形越嚴重。若使用一般消費型相機,請zoom in到「物體在螢幕上看起來跟肉眼畫面比例上相同」的焦段,因為DC沒有焦段顯示有點難解釋,體會一下吧。

3. 與被攝物的距離,這是成功與否的關鍵,白色背景那張因為場地限制,與物體僅有2m距離,且使用廣角端拍攝,完全違反上述重點,所以拍出後面的東西。綠色牆面那張就學乖了,因為沒有場地限制,使用約105mm焦段,與被攝物距離6m,成功拍出精準的正面視圖。如果有場地限制,建議50mm就好了,過長的焦段會因為空氣中的懸浮粒子或是空氣品質影響畫質。



Fig4. 最終圖




若想拍出像新發表的相機那種視圖的質感,除了變形部份要解決,還有燈光和閃燈的配置,光圈值建議在5.6-8之間,這個等我有數位單眼的時候再跟大家報告吧XD。

其他物品也可以用相同觀念進行拍攝,例如化妝品酒瓶等,被攝物越大當然場地就要越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