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-10-20

使用藍芽手機讓電腦上網-Mac篇

很多人不知道手機除了可以使用GPRS上網之外,還可以透過內建的藍芽功能讓電腦連上WWW網際網路,不用另外買3G網卡(當然費率會比較貴,不建議長時間使用),這對臨時需要上網又不想買3G網卡綁月租費的人來說挺方便的。


使用藍芽上網前先確認以下裝備:
1. 一隻內建藍芽功能的2G或3G手機(建議用3G,不然會很慢)
2. 手機可以撥打電話
3. 一台擁有藍芽接收器的電腦


在此用NOKIA 3120 Classic(中華3G 583零元機)和MacBook(OSX 10.5.8 Leopard)做示範



首先開啟手機的藍芽功能
NOKIA 3120藍芽開啟方式:【功能表>設定>數據連線>藍芽>藍芽>開】 


▼Fig1. 在系統偏好設定中點選【共享】






▼Fig2. 開啟【Bluetooth共享】功能後再進入【Bluetooth偏好設定】






▼Fig3. 點選【+】符號,新增一個藍芽手機






▼Fig4. 點選【繼續】






▼Fig5. 選擇【行動電話】後按【繼續】
 





▼Fig6. 搜尋到手機後按【繼續】







▼Fig7. 在手機上輸入配對識別碼








▼Fig8. 將那兩個選項勾選後按【繼續】







▼Fig9. 接著點選【允許】,之後的就一直點【繼續】直到【結束】,藍芽設備就新增完成了
 








▼Fig10. 開啟藍芽後,選擇【連接網路】就大功告成啦!







因為連線後看到的網頁跟平常用ADSL一樣,在此就不貼圖囉 






▼Fig11. 可在iStat Pro上看到IP、即時下載速度和流量;IP是浮動式的,每次重新連線都不一樣







▼Fig12. 接著是各位最重視的下載速度!測試三次的平均值是36KB/S,對照中華10M光世代是1.1MB/S,顯得有點微不足道,但實際上並不會慢到抓狂哩







▼Fig13.上傳平均速度為16.4KB/S,soso啦,臨時夠用了








關於藍芽上網的幾個問題:

費率怎麼算


好問題!說真的我也不是很確定,但從帳單明細表推算,可用以下公式估算


費用=(上傳Byte+下載Byte)x0.0013/128Byte


藍芽上網使用封包計費,(上傳+下載)/128為一個封包數,每個封包$0.0013元,但別小看這千分之一元,當瀏覽一堆圖檔網頁甚至Youtube時,電話費會瞬間破表XD,假設上下傳共25MB來計算,費用為25,000,000x0.0013/128=$254,等同於只看了一部5分鐘HD畫質的Youtube影片,這應該不是你想看到的數字...所以知道為啥ISP要推3G行動網卡月租吃到飽了吧。


若沒有申請3G行動上網月租吃到飽方案,如中華電信的mPro,不建議重度使用藍芽上網,好奇玩一下OK,否則帳單來了會讓老媽以為你偷打色情電話咧!










連線速度


當然也受限於收訊的影響,以上測試是在3G滿格的狀態下,如果在深山叢林地下處,恐怕要再打個折扣囉。






其實使用手機本身上網就很夠用了,手機版的網頁是經過特別的設計,頁面檔案小很多(因為圖檔小),也不會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封包跑進來,每一個頁面頂多20K就超大了,但Web版卻動輒上百K。

更重要的,若手機搭配Opera Mini瀏覽器上網簡直是佛心來著!他可說是把等比例縮小的網頁塞到手機畫面裡,而畫面如同你在電腦上看的一樣,可以搭配特製的「滑鼠」和「滾輪」及「放大」來瀏覽,唯獨若使用非智慧型手機的話有些Flash或是影片無法播放,MSN、噗浪、Facebook都沒問題,下回再介紹囉~

2009-09-30

[PS] 毛髮去背(I) 狗毛合成篇

懶得看字的人有福囉!繼上次熱烈的迴響後,還是有熱情的觀眾反應文章仍過於冗長,

小弟在此以圖代文,希望各位要好好把作業完成阿!加油!





▼Fig1. 首先,這是一條狗











▼Fig2. 這是一座山











▼Fig3. 跟之前一樣,打開photoshop,這是一條狗+ 一座山













▼Fig4. 放大一下,我們可以看到狗狗跟山的結合情況











結束!



天啊傑克斯洛伐克這真是amazing,快推薦我這是哪套外掛吧!(跪求)

2009-09-24

[PS] 水滴/液體去背

鑑於有人來信告訴小弟的教學廢言太多,碎碎唸程度過高,經過仙a的一陣指示後,我決定要朝向「極。致。精。簡」的方向,讓教學回歸到教學面,喇賽回歸到喇賽面。所以今天要教的這個水滴/液體去背大家要看仔細了,沒看清楚可以按replay或是滑鼠滾輪。



開始囉!





▼Fig1. 首先,這是一張含有水滴的圖













▼Fig2. 打開Photoshop稍微處理一下就變成這樣









結束。





夠神奇吧!











ㄟㄟㄟ....仙a...不是這樣吧...打開就去好了喔..Photoshop CS9的新功能嗎?色版那些咧?





厚,下班要緊,不然先來個純文字版好了





step1. 複製藍色色版,ctrl+L調整黑色與中間調色階(往右移)拉大反差,讓水花變得清楚

step2. ctrl按著再點選「藍 拷貝」,ctrl+shift+I反轉選取區域

step3. 用黑色筆刷把右上角那塊白色區域擦除,可搭配加深工具做微調

step4. ctrl按著再點選「藍 拷貝」,回到圖層區,建立圖層遮色片

step5. ctrl+shift+U將圖層轉為灰階,END!





2009-09-09

[AI] 如何順利將AI檔轉成CDR檔

坊間有種說法:AI偏向設計,CDR偏向輸出。如果想作一個很炫很酷的人像插畫,用以拉可以幫你輕鬆辦到,如果想用向量軟體作簡易的插圖和書冊圖文排版,摳豬肉很方便。



兩者各有優缺,但畢竟市場是老大,在設計界一片Adobe紅海的世代下,各大輸出廠幾乎都支援AI格式,但還是有不少傳統老舊的機器在默默服役著,如果不幸遇到只支援CDR 9以下,連PDF都不吃的印刷廠時,辛苦製作的AI檔就必須變性成CDR,但怎麼轉就是轉不過去...小弟也是經過一陣失敗再失敗後有了些心得,或許以下對大家有幫助





AI部分:



1. 把所有文字轉成曲線(建立外框,ctrl+shift+O是歐不是零)。

2. 若有點陣圖要把圖檔嵌入

3. 存成AI CS2以下版本(CDR14可讀AI CS3,CDR13可讀AI CS2..降存1版)

4. 存檔時勿勾選「使用壓縮,不然CDR打不開(顯示檔案已毀損)。





CDR部分:



1. 用CDR「開啟舊檔」直接開啟AI檔。

2. 如果開啟舊檔不行就隨便開一個新檔,再Ctrl+I「輸入」AI檔

3. 開啟後將物件解散群組即可編輯圖形。





注意事項:



畢竟以拉和摳豬肉沒有血緣關係,再怎麼轉還是會有掉圖、色差、效果不見或是卡住的情形,所以轉檔之前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,才能讓AI->CDR盡量忠實原汁。



1. 若在AI有用特殊效果,如濾鏡和混合模式,請點陣化或透明度平面化

2. 直接以CDR開啟AI檔可能會變成點陣圖,要在CDR裡選擇「輸入」。

3. AI裡如果有做效果、濾鏡或混合模式等特效,到CDR可能會跑掉,視CDR有無相對應的功能

4. 在AI上另存PDF、EPS也可以讓CDR吃,但能用AI就AI,才能忠實原
味。





希望各位有個愉快的週末,別再被摳豬肉搞死了~

2009-08-27

[PS] 最速傳說(I) 變數與自動功能的使用


又是個不知何所云的標題...今天要為大家介紹Photoshop這個暗黑秘技 -「變數」。目前這一系列的中文教學還沒看過有人分享,有看到的麻煩跟我講一下嘿,我來好好觀摩。


其實阿兜筆有很多很低調又方便的功能,他們的存在一定有其意義的,我也是秉持著這個理念想要了解阿兜筆背後設計這項功能的用意,才會挖一些很少人在用的東西來玩,OK進入主題:


當我們有一系列背景相同,只是主題或文字不同,以下圖為例,傳統作法是設定一個黑色背景圖,將五台腳踏車、五個LOGO和五個文字打好放好,把要存檔的圖層顯示其餘隱藏,如此重複五次,再將一個一個慢慢另存新檔才會有這五張圖。但出門在外總不是每天過年,哪天遇到要一次處理上百張這種圖片(例如網拍圖片)可能又要買便當帶枕頭到公司了...或是想將某天出遊的照片弄成一個特輯,讓每張照片都擁有固定的版型/邊框/文字,以下就要注意看了,快去拿眼鏡吧!


 


這裡要說明一下,「變數」功能在處理數量龐大且有規律性時最能發揮他的作用,本例僅用5張圖做示範是方便說明,不見得會比傳統方法還快,如果是50張的話一定會快上很多,而且又省空間(什麼!一張1M的psd檔可以轉存出50張不同的psd檔,而它只有四個圖層!?答案在最底下)





 


▼Fig1. 目標:在五分鐘內把這五張圖搞出來



 ▼Fig1-1. 傳統作法


 





▼Fig2. 事先準備好的去背圖檔,第一排為LOGO,第二排為Picture,第三排的psd檔為背景圖。注意:把LOGO的寬高設為一致,Picture的寬度設為一致,這樣比較不會有尺寸不一的問題



 





▼Fig3.打開background.psd,將pic_D-C1.png和logo_D-C1.png置入,並輸入文字「D-C1 白紅款」,設定段落為「置中對齊」這個步驟類似「連結」的概念,也可以說是設定「版型」,當版型設定好後,就可以用「連結」去取代版型中的特定物件,此例我們會變動的就是Picture、LOGO和TEXT這三個圖層。









▼Fig4. 將文字圖層置中對齊畫板。點選TEXT圖層,按住shift再點Background圖層,照畫面選取水平居中對齊









▼Fig5. 重頭戲來囉,呼叫出變數!「影像>變數>定義」。「定義」是決定哪些東西要變動,「資料集」是把那些要變動的東西加在一起的結果(也就是最後你要的影像)資料集這名字取的有點令人摸不著頭緒...阿都比說得算









▼Fig6. 「可見度」指是否顯示圖層;「像素取代」指是否替換圖層,底下名稱可以自己設定;LOGO變動圖層選擇「對齊」是為了對齊上方參考線(見Fig3.),以「填滿」方式呈現原本尺寸(因為LOGO圖為去背檔,雖然像素尺寸都一樣,但置入的時候PS會以有顏色的部份作為有效像素去處理,所以選擇填滿讓高度可以一致,這有點難體會...);依此類推設定Picture變動圖層;「文字取代」打勾可以讓文字變動。



 


 





▼Fig7. 設定「資料集」。把剛剛「定義」的東西拿過來設定變動條件,目標是五張圖,所以要設五個資料集,每個資料集的預視畫面就是之後輸出的圖。按下垃圾桶旁邊那個新增小按鍵>命名資料集>點選「變動的自行車」圖層>選取檔案>選pic_D-KNIGHT.png按確定(注意:欲取代的圖片檔名不可包含空白,否則無法取代檔案)









▼Fig8. 承上圖,「變動的LOGO」圖層選logo_D-KNIGHT.png去取代;「變動的文字」圖層把「D-C1白紅款」的數值改為「D-KNIGHT 白銀款」。講一堆好像很複雜,上面這些步驟其實就是「取代連結」的意思啦









▼Fig9. 五台車都設定好的樣子,按下「預視」即可看到輸出的畫面,看樣子很OK。也可以在「影像>套用資料集」裡預視剛剛設定的資料集,選擇「套用」會將現在的模版取代掉。









▼Fig10. 轉存剛剛設定的那些數值為PSD檔:「檔案>轉存>資料集作為檔案」









▼Fig11. 很遺憾的,只能轉存成PSD檔(為了讓你能夠事後微調各圖層的內容),下面可以選擇儲存位置和命名方式,按下確定後就大功告成









▼Fig12. 馬上跑出五張PSD檔,但我們要的是JPG啊...這時候就要呼叫「動作」面板了



 






▼Fig13. A:新增動作組合 B:新增動作 C:錄製動作 D:停止錄製。先丟第一張圖MTB_1.psd進來,先新增組合再新增動作,按下錄製鍵後,另存新檔為JPEG再關閉,按下停止錄製。









▼Fig14. 「檔案>自動>批次處理」









▼Fig15. 選擇剛剛的組合和動作,選擇要儲存的資料夾位置後按下確定



 


▼Fig16. 五張JPG馬上跑出來囉,檔名可搭配上一篇教學中的ACDseeAnt Renamer去批次修改



很複雜吧!?當要處理的檔案一多時,「變數」是個相當方便的工具,而且他是利用「取代連結」的方式去呼叫出檔案,不必將一堆圖檔丟到裡面開開關關,所以檔案大小只有四張圖層的容量,如果有更好更快的方法歡迎提供!


提供原始檔練習:點我下載